256中文 - 言情小说 - 七零年代小温馨[穿书]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60

分卷阅读60

    想抱她,每天晚上都得想好几百遍。现在她无预兆的扑进他怀里,就像是一头扎进了他的心里一样,把他的心撞的扑通扑通晃个不停,晃得他头昏脑涨,飘飘欲仙。这时候还哪里再说得出一个不字。

七十年代,不止赵胜军这样保守,整个时代都是保守的,尤其像是阳山镇这样子的小地方,男女关系的问题十分严重,温欣到底也不敢多抱,抱了一下就从他怀里出来了,看着对面那个傻呆呆的对象,依依不舍的笑。

旁边的赵锦程已经从纠察队办公室出来了,王大力也从远处抱着个纸包跑过来。

“那……我走了啊~”

赵胜军从飘飘欲仙的状态中回过神来,看着自家的小对象,点点头,“嗯。”

赵锦程招呼大家上车的声音从远处传来,赵胜军看看远处的自家小叔,看着温欣,“对了,那个饺子早点吃,要不就坨了,不好吃了。”

“饺子?”温欣奇怪。

赵胜军挠挠头,“就是今天我小叔给你那个饭盒里装的,是我娘专门给你包的饺子。”

温欣转头看看赵锦程,再看看赵胜军,不明所以。

“我这个小叔可是纠察队的队长,你可离他远点听见没?要是让他抓住小辫子可不得了。”赵胜军趁着他小叔叔还没走进,急忙煞有介事的给温欣打了一针预防针。

温欣当然知道七十年代的纠察队不是什么善茬,能做到赵锦程的位置,确实也是有点手腕的人,这时候赵胜军还专程提醒她,温欣点了点头。

赵胜军见温欣点头了,轻轻松了口气。

从纠察队出发的车已经准备好了,赵锦程招呼温欣上车,王大力也跑了过来,把刚刚赵胜军支配他去买的一包桃酥递给温欣,赵胜军则提着温欣的包袱把她送上了车,那是一辆破破的小巴车,去市里的一行几人上了车,车子就缓缓启动了。温欣坐在旁边的单人位置上,看着小土狗的身影越来越远,从窗户上对他招手,赵胜军和王大力站在一起,那大力一看,还以为是跟自己道别,立马跟温欣也挥手,挥的很起劲,边挥还边喊,“温知青,路上小心。”

那叫喊声刚落,温欣就看到赵胜军揍了他小弟后脑勺一下,王大力转头跟赵胜军讲理,十分滑稽,本来因为短暂的分别有点心理不舒服的温欣也瞬间弯了弯嘴角。

温欣对阳山市的印象还停留在原来那个十分简陋的火车站,这次他们乘着小巴车一路颠簸到了阳山市里,温欣才对这个七十年代的小城市有了个大致的印象,虽然城市很小,但是比阳山镇上还是好了许多。

第一天她们下榻在阳山市里的招待所里,一起去作报告的有三个人,除了温欣是个见义勇为的知青以外,其他两个都是土生土长的阳山镇人,一个是下面第三大队上的一个种粮能手,另一个是阳山镇上唯一一家十分吃香的纺织厂的职工,可以说三个人选的十分有代表性了,知青,农民,工人。

温欣她们那小巴车开了半天才到,到了阳山市已经是下午了,一路上颠簸的不行,温欣本以为到了能休息一会儿,没想到赵锦程工作热情相当高涨,刚到就把他们三个人抓去排练当天的演讲稿,听得出来,所有人的演讲稿都是赵锦程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再三修改过的,这时候更是认真到每个人的发音他都要纠正一遍,直到每个人都能通顺的读下来,这才肯作罢。

有这样严格的领导把关,温欣在表彰大会上狠狠秀了一把,标准的普通话,声情并茂的差点都要哭了的朗诵语气,获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,下了台的时候,赵锦程还特别夸奖了温欣。毕竟就三个人,其他两个还是没文化的,温欣也算是瘸子里面拔大个,愈发的鹤立鸡群。

阳山市周围的几个镇上都派了人过来,大家长长短短的上午下午整整汇报了一天。一直到晚上,会议才进入到正题,基本上来的人都是获得表彰的,大家排排站一起走上台去接受市领导的表彰。

温欣带着大红花站在台上接受领导的表彰,也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一次七十年代的特有文化。还真别说,温欣站在礼堂的颁奖领奖台的时候,听着周围的澎湃激情的音乐,看着周围人们脸上洋溢着的那种质朴和纯净,温欣还真的跟周围的人一样,也在心底里荣升起一种对这个国家热泪盈眶的光荣感和使命感。

这种感觉十分久违,曾经她考上警校后第一次宣誓时也是这样的感觉,她深爱这个祖国,能有个机会守护,觉得光荣且充满责任感,这样的感觉让人特别的有奔头。

完成了进阳山市的主要工作,后面的两天就空出来。另外两个工人和农民就跟着一趟回镇上的拖拉机兴匆匆的走了,这时候正是播种的时间,这几天温欣身边那个老农民一个劲的念叨着他地里的种子,怕别人种不好,匆匆忙忙要回去。纺织厂的工人经过了领导的表彰干劲更足了,立马就要回去报效祖国。只有温欣看起来不务正业,留在阳山市,她也是肩负重担,一方面为了找个时间帮知青们买东西,另一方面,也是赵锦程说的张部长邀请温欣去家里做客。

张部长是市里的领导,不过那天表彰的时候她并没有去,隔天赵锦程带着温欣去张部长家里拜访。

见惯了阳石子那农村土房子,现在一到市里,才觉得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也挺大的。

阳石子大部分是土坯房,阳山镇大部分是青砖房,而阳山市则已经看到有不少筒子楼了。筒子楼是一种七十年代特有的楼房形式,是仿照兵营式的建筑,一条长长的走廊里串联起许多个房间,走廊两边是通风的,所以叫做筒子楼。

这时候的房产还不允许私下交易,这样的筒子楼里面的单间都是单位分的,一栋楼住着的大部分是一个单位的,这些房子大的二十几个平方,小的十几个平方,里面住着的有的是小两口,有的三口之家,还有的几代同堂,大家共用卫生间,做饭洗衣都是公用,特别热闹,虽然七十年代吃大锅饭的时代结束了,但是,这种大家庭一样的邻里街坊之间的感觉仍然是这个时代特有的记忆。

张部长是市里的领导,温欣被赵锦程带到这筒子楼里来,温欣其实还是挺意外的。虽然筒子楼是七十年代不错的住宅了,但是温欣从赵锦程口中也得知,这张部长也是个老革命,又是为现任领导,这样的领导怎么也得有自己的大房子吧,不说多大,起码不能跟街坊四邻共用厨房什么的吧,但是,真正到了张部长家的时候,还真的就是这样,三楼中间的一个房间,与旁边的房间别无二致。

温欣到的时候张部长似乎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