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6中文 - 经典小说 - 朕就是亡国之君在线阅读 - 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树

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树

    袁彬如同一只离开水的虾一样,不停的抻着身子,不让自己身体太低,那群野狼在不停的扑击着。

    他旺盛的求生欲,不允许自己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掉!

    他想活,不想死!

    他抻着身子,不停的向上,或许是求生欲的原因,他猛地一抻,居然咬住了脚上脚上的绳索,整个身体变成了一个圆环。

    但至少野狼们跳不了这么高。

    命居然保住了!

    这让袁彬大喜过望,尤其是为了求生这用力一抻,让他咬住了绳子。

    草原上的绳子都是麻绳,他用力的咬着,直到天边泛起了鱼肚白的时候,他终于咬断了脚上的绳子,从旗杆上掉了下去。

    昨夜那群野狼已经消失不见了,毕竟这食物再美味,却是够不着。

    袁彬就这样捡了一条命来,他挣扎着将绳索完全挣脱,用力的做了几个动作,恢复血液不畅,深吸一口气,向着大雪之中走去。

    喜宁居然直接对昔日的同僚,下如此毒手,所图甚大!

    他要赶回去,防止太上皇朱祁镇被蒙蔽!

    天大雪,天地茫茫然,皆是白色,浑然天色,让人无法辨别东南西北,袁彬仅仅凭着印象在走。

    很快,袁彬迷路了。

    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迷路了,并没有向着他的君主行进,而是越走越远,他的脚步极其坚定,只留下了一行深深的脚印,但是很快又被风雪掩盖。

    袁彬完全不知道走了多久,渴了就饮一口雪,饿了,就抓狍子、野狼生吃。

    袁彬是个锦衣卫校尉,他从小到大,打熬的身体,让他在这茫茫的草原上,完全处于食物链的顶峰。

    尤其是他还有一把没有被喜宁拿走的匕首在插在腰间,野狼压根就不是他的对手,反而会成为他的食物。

    喜宁,比这些猎狼还要可怕!

    “东胜卫?”袁彬走到了城下,看着城头上的三个字,喃喃的说道。

    好像走错路了?这是大明的城池吗?

    他意识到自己走错路了。

    守东胜卫的是孙太后所说的英勇善战的季铎,他是大同府守将,大雪纷纷之时,他带领两千军来到了东胜卫城。

    来到这里的原因是,每到大雪天的时候,就会有附近的蒙兀人想要寻求庇护,而这群人是鞑靼马队的主要兵源。

    大同府总兵官郭登怀着忐忑的心情,上书朝廷,问今年是否还揽收鞑靼人。

    朝廷的回复是:兹事照旧,可纳妇孺。

    大明朝廷,不放过任何削弱蒙兀整体实力的手段,这种手段,其实像极了金国以前对付蒙兀人和后来蛮清对付蒙兀人的法子。

    减丁。

    成年的壮劳力,被大明吸收,那蒙兀会越来越弱。

    现在朝廷连妇孺都让招揽,可谓是断子绝孙的招数了。

    季铎志得意满,今年超额完成了任务,入城的妇、孺、丁,差不多都是一比一比一。

    之前朝廷的政策上,是有一些偏差的,只要壮丁,不要妇孺。

    但是鞑靼人老婆孩子在塞外,今年归附,明年就逃了。

    这现在妇孺丁口都要,一下子就解决叛逃的问题,今年比往常年份,收获更多。

    季铎看到了城外有人摔倒,立刻顺着滑索来到了城下,仔细辨认之后,才惊骇到了极致,他认得此人,他去给朱祁镇送金银衣物之时,见到过袁彬。

    只不过,此时的袁彬,满嘴是血痂,身上还都是血冰,极为瘆人。

    “来人!”季铎抓着袁彬的手挎在肩上,将其扶起,大声的喊道。

    在袁彬被季铎救起的时候,朱祁钰却带着兴安等人出玄武门,到了大明的煤山。

    玄武门非常有名,因为曾经爆发过一场惨烈的政变,而后大唐的玄武门之变情景复刻了三次,一共四次玄武门之变。

    煤山,是存储煤炭木料的地方,这里也是皇家园林。

    煤山,也非常有名气!

    这里有一颗歪脖子树,几乎人人都知道!

    因为大明的最后一位皇帝,朱由检,挂在了歪脖子树上自缢而亡。

    煤山,谈起大明,自然会想到这煤山来,说到这,天天看着正大光明殿的歪脖子树了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比朱叫门更有气节朱叫门被瓦剌俘虏了,连死都不肯。

    这大冬天,为何朱祁钰要来煤山?

    当然不是拴根绳,把自己挂上去。

    因为于谦的痰疾需要一味药,那就是竹子。

    竹子是南方的物产,北方很少有种植,而煤山作为皇家园林,自然是有的,他带着兴安来,就是为于谦伐竹取沥。

    皇家园林,自然是他这个皇帝来办这事了。

    “寒疾攻人寐不成,惺惺欹枕候天明,十朝九病非无药,一刻千金浪得名。”朱祁钰砍下了不少的竹子,放在了兴安推着的小车上。

    他可没有朱祁镇那么大的排场,后面跟着一大堆的尾巴,除了锦衣卫外,也只有兴安一人了。

    不是不能有,是他懒得弄,自己又不是没长手,没长脚,非要让人当高位截瘫一样的伺候着,才舒服吗?

    他刚才读的两句诗,是于谦写的《嗽疾达旦不寐》。

    于谦因为痰疾咳嗽,一整夜睡不着,靠着枕头到了天明,也不是没有药可以医治,但是忙忙碌碌,这病就慢慢落下了病根。

    至于诗词怎么到朱祁钰手中的?

    朱祁钰作为皇帝,参观下于谦的书房,顺便拿了两首诗,很合理。

    于谦的痰疾严重的时候,会咳嗽的非常厉害,晩来扶病只强登楼,傍晚的时候,因为这痰疾,上楼都困难。

    鲜竹沥,可以有效的化痰,也算是名药了,是太医院的太医们开的药方,太医们除了给皇帝看病不靠谱以外,多数时间相当的靠谱。

    正如于谦所言的十朝九病,并不是没有药,只是顾不上。

    朱祁钰要赶在于谦去宣府之前,给他熬点药带着,化痰虽然不能除根,但是可以大幅度的缓解症状,至少让于谦不那么难受。

    于谦本身身体也很健壮,能上阵杀敌,不壮实那是绝对不行的。

    缓解症状之后,这病慢慢也就好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够用了。太医院没要这么多。”兴安看着小推车上的鲜竹,赶忙说道。

    “于少保此去少说也要两个月,回来就过年了,山外九州未闻有种竹者,就是有,鲜竹沥制备不易啊,还是多砍点。”朱祁钰又伐了不少,才让兴安送去太医院。

    “那棵老歪脖子树,现在就已经在了吗?”朱祁钰翻身上马,看到了山顶的那棵树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是,陛下要砍了吗?”兴安还以为朱祁钰不喜欢那树的模样。

    朱祁钰笑了笑说道:“不用,回府。”

    他走的御道,就奔着郕王府而去。

    他处理了一些公文之后,兴安就带着药回来了,装在瓷瓶里,白瓷瓶,装在一个书桌大小的箱子里,内衬软布,倒是绝对颠不坏。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朱祁钰认真检查了箱子的包装之后,非常满意,大明能带着瓷器远渡万里去做买卖,自然也可以带着瓷瓶让于谦有药可用。

    他郑重的取了一个小匣子,笑着说道:“你推着箱子,朕拿着匣子,给于少保送药去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带着东西,踩着雪,就奔着于府去了,今天的于府,可是九重堂,距离郕王府不到一里路。

    相比较朝堂上的衮衮诸公,朱祁钰更喜欢和于谦说道朝政。

    朝堂上的有些朝臣,面目实在是可恶。

    “参见陛下,陛下圣躬安。”于谦知道朱祁钰要来的时候,朱祁钰已经走到了前厅来。

    “天寒地冻,于少保就不必拘泥于虚礼了。”朱祁钰让于谦平身,兴安则是将药交给了于谦的夫人董氏,反复叮嘱一日三次,一个瓷瓶可服用三次。

    为了服药方便,兴安还弄了几个分药的匙。

    “倒到这个刻度的地方,就是一次,一瓶正好三次。”兴安还拿起了茶壶演示了一次,生怕董氏不明白。

    “这是何物?”于谦看着小匣子,里面放着一叠物品,颇为精巧。

    朱祁钰乐呵呵的说道:“此物名为口罩,是朕名尚衣监用棉纱制成,里外十六层,于少保此行西北,塞外风沙极大,此物可遮掩口鼻,有效滤尘。”

    “一共两百多副,于少保可放心取用。”

    于谦是必然要去宣府大同,恢复军屯,防止瓦剌人再次南下,布置边防,都需要于谦去做。

    于谦没有功夫在京师,在朱祁钰赐下的大宅子的暖阁里,修养身体。

    但是朱祁钰还是想尽力让于谦已经有些脆弱的肺,有更多的保护。

    他重生之前,得过鼻炎,而且有很严重的花粉过敏,这种棉纱口罩,虽然防不了病毒,但是防尘还是极为好用的。

    至少到了冬春交际戴上口罩,他的鼻炎和花粉过敏就再没犯过了。

    于谦带上了口罩,并不觉得憋闷,却忽然走向了室外,没过多久,就又回到了厅堂,他摘下了口罩,满是感慨的说道:“塞外将士有福,陛下此物造价几何?”

    “一支不足三钱。”朱祁钰虽然有疑惑,但还是说道,三钱不是银两,只是三枚铜钱。

    “大明将士有福啊!大明将士,有福啊!”于谦喃喃的说道:“陛下有所不知,此物甚好,甚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