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回 春日宴驸马刺杀案(其三)
第二十九回 春日宴驸马刺杀案(其三)
宴会另一头,萧清妍拖着一袭酱紫礼服,双手置于腹前,穿梭在几支整军肃武的队列之中,步履沉缓,耳垂挂着繁重的冰蝶耳饰,映照这身侧微弱的光芒,随着她行的每一步发出清脆的声响。 她的步伐在一个营帐前停住了,营帐前守着两个萧家亲兵,见她而至,纷纷卸武行礼,齐声道:“ 贵妃娘娘。” 萧清妍一个余光也未曾给予,只是淡淡道:“下去。” “是。”萧家亲兵领命,携兵退下。 待两个士兵彻底远去,耳边听不见沉闷的脚步时,萧清妍才抬手掀帘,缓步入账。刚入身一半,卧榻上传出不雅之声,萧清妍动作一顿,抬眸看去,只见萧老太尉躺在卧榻上,双眸紧闭,一动也不动,只有喉间传出难耐的呻吟。 萧清妍“啧”了一声,嫌弃之色表露无疑,她在屋内浅浅扫视一圈,确认没有其他人藏身于此后,她才迈步朝萧老太尉走近。刚前行一步,萧清妍闻到了一股奇异之香,而越朝祖父走近,这股香味愈发浓烈。 萧清妍遽然察觉,帐东处摆着一鼎金漆卧香炉,正冒着一缕缕的轻烟,而这奇香之源,正是这鼎卧香炉。于是她略过榻上不省人事 的萧老太尉,径直朝那鼎卧香炉走去。 她试探着揭开炉顶,卧香炉里立着三支香烛,萧清妍颦蹙双眉,甚感怪异,怎么会有人这么放置香烛?像是要给谁上香似的。 她微微欠身,将鼻尖置于顶上,小心翼翼的闻了闻,一股刺鼻的香味迫不及待地灌入鼻腔,直冲天灵盖。 萧清妍被呛了满口,眼前阵阵发黑,她连忙捂住口鼻,像后踉跄几步,骇怪地盯着这鼎香炉,心中暗忖:竟然是麝魂香。 她回头看向躺在榻上的祖父,眸光沉了沉。萧家果然被人盯上了。 摄魂香同麝魂香虽有一字之差,功效却是天差地别。摄魂香类同合欢散,能勾起人的欲望,增强在床事上的快感;而麝魂香却是一味让人醒不过来的“春药”,除非得以释放,不然会一直沉陷于欲望的梦魇中。 祖父不得解脱,浑身冒着热汗,一声比一声难堪的呻吟落尽她的耳朵里,萧清妍蓦然勾起一味冰冷的笑,轻声道:“祖父,我早说了,您活得太久了,都老糊涂了。” 说着,萧清妍从怀中取出一件药瓶,撬开瓶塞,倒出一粒药丸,塞入萧老太尉的口中。 “您知道的事太多了,太多人想握住萧家的把柄了,只好委屈您先睡着了。” 随着药丸的喂下,萧老太尉喉中发出的声音逐渐消失,萧清妍收好药瓶,回身离去。 “为了萧家的平安,我想,您也是愿意的。” 春日宴出了两档大事,一是驸马遇刺身亡,二是太尉重病昏迷,随后护城军在护城河中打捞出的被遗弃的祝官礼服和青铜面罩,可知此事并非一人策划, 官家顶不住压力,提前散宴,后两日的春蒐围猎不得不取消,薛秒语原本想大展身手的计策终是功亏一篑。 而那中毒身亡、死于林中的宫女,最后石沉大海,未掀起一丝波澜。 此后,灵隐公主上缴麒麟玉,禁足府中,清点内事。期间,她见了一人。 堂上死谏的文大人重伤初愈,三请辞官,临别前特来拜谒长公主,姬秋雨为她准备了洗尘礼和一套赶路的衣物。 文天君盯着这件衣物,有些愣神,不禁想到多年前初到盛京、风尘仆仆的自己。她利落地换下官服,可摘下头顶官帽的时候,她心中竟萌生了些许不舍,却很快被她沉沉地压入心底。 长公主于她,有偿还不尽的恩情。 她出身乡野人家,爹娘说,女子及笄之后,就该嫁人生子。奈何他们家生了个痴女。 村子很穷,方圆十里只有一家私塾,先生不收女孩,她便趴在房檐上听学,学生们多多少少有些不满,后也就默许了。毕竟宝玉秀珠的才气是掩不住的。 走出村寨的念想陪着她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寒冬酷暑,爹总骂她,说女儿念书是徒劳无功,可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。 那日,夫子讲《易》,解的离火卦。火攀物而生,就像村寨里jiejie们一样,攀附着自己的丈夫。她感到郁闷,在村西的女神算那算了一卦,同是离火卦,可女神算却笑着告诉她,你要遇见贵人了。 次日,一个叫寒月的女官途经此处,瞧见了她写的关于兴建水利的策论,问她想不想同她入京,于是她想也没想,背上小小的包袱,跟着女官远走他乡。 可出了村寨才发现,外面并非自己想的那般美好。一路上,她见了太多流离失所的百姓,而到了汴京,她才知道什么叫富贵迷人眼。 记忆犹新,那时她们路过一座荒村,道旁瞧见一对瘦骨嶙峋的夫妇用铁锅煮rou,飘散出的水汽恶臭扑鼻,她问寒月:“他们在煮什么rou,为何这般呛鼻?” 寒月只是举手掀帘,朝那对夫妇扔了一个钱袋,淡淡道:“那是他们的孩子。” 闻言,她整个人如五雷轰顶僵在原地。 马车外的夫妇还在重重的磕头,不停称谢。此刻她才发现,过往十几年,苦难离她太远了。 哪怕做了准备,可真正见到灵隐公主的时候她还是愣住了——长眉美目,琼鼻朱唇,凤钗琼玉,华冠丽服,举手投足间萦绕着雍容典雅的气质,唯有“绝代风华”四字可堪相配。 她不禁有些局促,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布衣,染了一身的风尘。 长公主问她,可愿入仕为官,而代价却是抛弃女儿之身。 她愣怔片刻,脑中浮现出入京途中见过的流民。她胆怯地点了点头,姬秋雨莞尔一笑,为她赐名“文天君”。 不久,她以林家义子的身份,承恩官家荫补,入朝为官。这些年,她稳扎稳打,步步高升,官居中书门下检正官,成为灵隐公主手中最为出色的一枚棋子。 可她清楚的知道,一切都是假的,她的名字,她的身份,她的......性别。 “这身衣服可保你一路平安。”姬秋雨清声道,扯回了她飞远的思绪。 文天君释然一笑,放下官帽,再无一丝挂念。褪下胸甲、墨发披散后,文天君换上朴素的布衣,眉眼间的阴柔,窈窕的身段,一眼望穿是个十足清秀的姑娘。 所幸,她终于能做回真正的自己。 文天君双手交握,朝长公主行揖拜之礼,道:“这些年,承蒙殿下厚爱。” 姬秋雨微微点头,嘱咐道:“务必在天黑之前离京。” 文天君抬头,眸中秋水流转,含着怜怜衷愫,她问道:“殿下,前路未明,我还能以女儿之身,再次披上这件官袍,回到朝廷之上吗?”不必绾发束胸,不必处心积虑。 姬秋雨神色微动,默默看着文天君的身影渐渐埋没入余晖中,最终也没有回答。 文天君没有得到答案,垂下眼睫,勾起一道落寞的笑容,转身离去。 姬秋雨出言道:“道阻且长,行则降至,山高路远,文大人,保重。 文天君身形一顿,但也未停留过久,她的背影顶着残阳茫茫,映入姬秋雨的眼帘,文大人昔日挺拔硬朗的背影,在此刻变得柔软、却坚韧。 姬秋雨收回视线,轻声低语:“会有那一日的......一定会的......” 叶国公府上,引魂幡高悬,人人披麻戴孝,丧葬齐全,敲锣打鼓,如丧考妣,越发显得灵隐公主府的冷清。 民间谣传四起,说驸马爷的死同长公主脱不了干系。 今日,是叶明德的头七,官家特许婉贤皇后回府探亲。 叶墨婷身处出嫁前的闺阁中,窗门紧闭,阁内只亮起一盏祝灯,似有贵客临府。 对岸之人落下一子,淡淡道:“没想到你入宫之后,我们还能心平气和地下一局棋。” 叶墨婷温婉一笑,随之同她邻处落下黑子,道:“机会分明多的是,我几番叫你入宫,是你不肯来。” 烛火微晃,照亮了对岸之人的面庞——姬秋雨身裹黑袍,眉目隽秀,面色有些苍白。 寒妃假死,是宫中众所周知的“秘密”,薛将军为她夺回的蛊身,同夫人战死沙场,追封武忠国公,留下年幼的孤女。安文帝因此愈发厌恶她,所以她不是在宫中长大的,而是在叶家长大的。 春宵佳节,叶家其乐融融,合家团圆,而她寄人篱下,无家可归。同往日春节一样,她吹响了玉箫,这是母亲唯一教给她的东西。 忽然,她身边多了一人,乐声停下,她偏头看去,只见叶墨婷嫣然一笑,道:“我同你合奏。” 宿缘浅浅,至今亦敌亦友。 姬秋雨敛起思绪,淡淡道:“今日不同往日,我与娘娘,已是陌路人。” 叶墨婷垂眸盯着棋盘,道:“身居危楼,太多身不由己,孰是孰非,无足轻重。” 姬秋雨冷哼一声,又落下一子,道:“春日宴,真是唱了出好戏。” 叶墨婷步步紧逼,在黑子紧邻处落子,笑问道:“此话怎讲?” 姬秋雨抬眸看向她,道:“正如这盘棋,娘娘唱了黑脸,那我只能唱白脸。” 叶墨婷微怔,轻笑出声:“此言差矣。” 又到了姬秋雨的回合,她正忖量着落子之处,陡然屋外一阵轰响,姬秋雨心下一惊,手一抖,黑子落偏了一分。 耳边传来烈火焚烧木头的声音,屋外突然有人高喊道:“灵堂走水了!快救火!” “落子无悔,”叶墨婷莞尔道,旋即落子成眼,吃下三枚黑子。 屋外火光冲天,叶墨婷缓缓抬起头,笑道:“此局,我赢了。” 姬秋雨错愕地看着她,仿佛看着一个陌生人。心狠手辣,毁尸灭迹,哪怕对方是她的亲近之人。 “别这样看着我。”叶墨婷将她的帽檐拉低,遮住她的双眸,道,“不会再有人看见那道十字疤了。” 也不会再有人知晓,叶明德同精绝国背后的交易。 这下她死无对证,无法向官家揭发叶明德的罪行,还会被反咬一口,说那道疤痕是因她的虐待而致。 姬秋雨别开视线,今日好似重新认识了身前之人,良久,她才出言道:“接下来的日子,我要清理门户,我想请你,帮我护一个人。” 叶墨婷动作一顿,勾起一丝玩味的笑,戏谑道:“我自然可以帮你,但你也要以等价的东西来换。” 姬秋雨看着她半晌,朝她勾了勾手指,示意她靠近。 叶墨婷半信半疑地凑近,只听姬秋雨在她耳边道:“江南悬案的卷宗,全部不翼而飞。”